天下文化10月13日舉辦周冠男教授新書《長期買進》講座。
講座中,他深入探討了《長期買進》分析台積電與0050的投資選擇,強調長期投資指數型ETF的重要性,並探討金融股和房地產的風險與優勢。
透過這個講座,你將學習到如何在台灣投資市場中做出明智的選擇,以及為什麼周冠男教授推薦指數化投資的策略。
博客來熱銷中:按這裡
以下是講座筆記,與你分享:
目錄
理性與非理性行為
在投資的領域,理性與非理性行為是兩個重要的概念。理性行為是指根據可得的資訊做出合理的決策,而非理性行為則是受到情緒、心理偏見或短期市場波動影響的行為。
研究顯示,投資者常常因為恐懼或貪婪而做出衝動的決定。例如,在市場下跌時,許多投資者可能會恐慌性拋售,反而錯過了未來的反彈機會。
周冠男教授在其著作《長期買進》中提到,理性投資者應該學會分辨哪些是基於事實的決策,哪些是基於情緒的反應。這需要對市場有深刻的理解和耐心。
投資的專注與當沖的風險
專注於長期投資是一種有效的策略。
當沖,即短期交易,雖然可能帶來快速的利潤,但風險同樣高。
許多當沖者在短期內賺取了一些利潤後,卻因為缺乏穩定的策略而最終遭受損失。
周冠男教授強調,99%的當沖者是賠錢的,因為他們對市場的理解往往不夠深入。
專注於長期投資,尤其是指數型產品,能夠減少這種風險。
投資者應該把精力放在自己的本業上,而不是被短期的市場波動所左右。
這樣才能在投資上取得穩定的回報。
分散投資的重要性
分散投資是降低風險的有效策略。
正如周冠男教授所提到的,將所有的資金投入單一股票或行業無異於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歷史數據顯示,許多公司在10年內可能會消失,因此,投資者應該尋求多樣化的投資組合,以分散潛在的風險。
這不僅包括不同的股票,也應該包括債券、房地產等其他資產類別。
根據Harry Markowitz的理論,分散是唯一免費的午餐。
投資者應該充分利用這一點,以提高投資組合的整體回報。
高股息商品的迷思
高股息商品常常被視為穩定的收入來源,但這種觀念可能會誤導投資者。
周冠男教授在其著作中指出,並非所有的高股息商品都是值得投資的。
高股息可能意味著公司面臨著財務困難,為了吸引投資者而被迫提高股息。
因此,投資者應該仔細分析公司的基本面,而不是僅僅依賴股息收益率來做出投資決策。
此外,投資者還應該考慮到股息的可持續性。高股息收益率的背後,可能隱藏著風險和不確定性。
債券的選擇與投資策略
債券投資是一種相對穩定的資產配置方式,尤其在市場波動較大的時期。周冠男教授在《長期買進》中提到,選擇高評級的債券尤為重要。這樣可以降低風險,並確保投資者能夠獲得穩定的收益。
債券的類型
- 國庫券:由政府發行,風險較低,適合保守型投資者。
- 企業債:由公司發行,風險和收益相對較高,需評估公司的信用評級。
- 市政債:由地方政府發行,通常享有稅收優惠,適合長期持有。
投資策略
在選擇債券時,投資者應考慮以下幾點策略:
- 選擇投資等級債券,避免高風險的垃圾債券,以降低潛在損失。
- 分散投資於不同類型的債券,平衡風險與收益。
- 依據市場利率的變化,定期調整債券組合,以獲取最佳回報。
房地產投資的優勢
房地產投資被認為是長期穩定增值的資產。周冠男教授指出,房地產的報酬率通常與股票相當,約為8%。但其特性使得許多投資者選擇房地產作為主要投資工具。
房地產的長期增值潛力
房地產的價值隨著時間增長,特別是在經濟發展迅速的地區。周冠男教授強調,長期持有房地產能夠享有穩定的現金流和資本增值。
自我控制的效果
房地產的流動性較低,這使得投資者不易進行頻繁的買賣。
這種特性可以幫助投資者避免因短期市場波動而做出衝動決策。
槓桿效應
房地產投資通常使用槓桿,透過按揭借款來擴大投資規模。
這種方式可以提高投資的潛在回報,但同時也需謹慎控制風險。
總結
在周冠男教授的《長期買進》中,無論是指數化投資、債券還是房地產,核心理念都是長期持有和分散風險。隨著市場的變化,投資者應持續學習和調整策略。
持續學習的重要性
投資者需保持對市場的敏感度,定期檢視自己的投資組合,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經濟環境。周冠男教授提到,透過閱讀和研究,投資者能夠獲得更多的知識,從而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未來的投資機會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市場的演變,新的投資機會將不斷出現。投資者應保持開放的心態,探索各種可能性,並選擇最符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方式。
影片亮點